公益知多D
社会公益组织的理解
关于社会公益组织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普遍认可的定义。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社会公益组织是一种合法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非党派性质的、非成员组织的、实行自主管理的民间志愿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其主要活动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和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
慈善和公益有什么区别?
慈善更关注于施予者的动机,即“慈悲”和“行善”,而公益更关注公众利益,注重社会秩序和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之道。当我们关注慈善时,更习惯由资源的强势方给予弱势方一定的支援,例如孩子上不起学就给他交个学费,但从公众公益角度,则要从问题的根源,甚至结构性角度去思考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案。一个由慈善的发心产生的行为到最后也有可能会有“公益”,因为当他考虑的足够全面,愿意更深层次地解决结构性问题时,便具有了公益性,因此两者有区别,却没有绝对的界限。
普通人如何参与公益?志愿服务的价值几何?
参与公益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去参加那些有趣的徒步筹款活动,不需要你直接面对被帮助的人做项目,那些专业的公益组织就已经在做了,但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通过筹款的过程,学习并了解他们是如何运用社区发展、人类学、社会学的方式去实现一个公益目标的,与此同时,你的行为也是一项很好的公益倡导和传播过程,让更多人了解何为公益,如何有效地公益,也是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而对于公益组织而言,也会设计出更适合普通公众参与的公益活动,逐步实现人人公益。而每个人的志愿服务是可以被量化的,所提供的时间,所运用的技术和专业…..这些对公益而言都弥足珍贵,未来清远市农商银行公益基金会将会系统地将支援服务量化成有效的捐赠,让志愿服务有迹可循、有价可查、有处可用。
做公益有什么门槛?是谁都可以做的吗?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谁都可以做”,但因为出现过无数“好心办坏事”的案例,门槛其实也还是有的。譬如川藏线上的孩子们因为路过的游客过于随便地散发钱财,开始出现拦车要钱的现象,在第一个人给他们钱的时候,他一定是发自“不忍心”,但因为方法不当,埋下了去打的隐患。因此公益对人没有门槛,却对做事方法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说你已经掌握了一些从事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经验,那么就比较容易的破门而入。
公益组织里的工作人员靠什么生活?
公益组织里有好几类工作人员,一般包括全职工作人员、兼职工作人员、长期义工、短期志愿,对于一家公益机构而言,工作人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也决定日常工作的处理能力,是专业、持续、稳定运营的重要力量,这和其他行业没有区别,也会有严格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的工资会被计入机构的管理费用中。